心相近|“我们倍感荣幸与温暖”——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回赠新年贺卡让美国青少年和友好人士深受鼓舞
[日期:2025-02-17] | 作者:外事办转载 154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致以新年祝福,希望中美两国青少年“加强交流互动,增进相互了解,传承传统友谊,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面向未来的寄语,亲切温暖的鼓励,再一次跨越大洋引发热烈反响,为和平与友谊凝聚起广泛共识。“我们倍感荣幸与温暖。”“我愿意成为美中友谊的传承者。”“我期盼同在中国结交的好朋友早日重逢。”从寄送贺卡的美国师生到多年从事对华交流合作的美国“老朋友”,他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将尽己所能,为促进中美友好继续贡献力量。
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林肯中学、体育场中学曾参加“5年5万”倡议访华的师生代表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和全中国人民致新年贺卡。(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贺卡中鼓励中美两国青少年继续积极参与“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从农历龙年新春到2025年元旦,习近平主席夫妇两度向来自华盛顿州的师生代表回赠贺卡,都谈到这个共同的主题——“5年5万”倡议。
此前,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林肯中学、体育场中学曾参加“5年5万”倡议访华的师生代表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和全中国人民致新年贺卡。“喜迎新年,和平万岁,中美友谊长存!”贺卡上写满了百余个签名,一些签名旁还画着爱心、笑脸。
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共同主席周树琪说,当地友好人士和青少年连续两年收到习近平主席夫妇回赠的贺卡,彰显习近平主席对两国青少年交流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一封封跨洋而来的贺卡、信函是“两国友谊的象征”和“连接青少年的桥梁”,“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
据周树琪介绍,包括林肯中学在内,2025年面向更多学校的访华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从人文到科技、环保领域,交流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对美国青少年很有吸引力。
2024年3月20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在北京慕田峪长城留影。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体育场中学校长香农·马歇尔对记者说,收到习近平主席夫妇的新年祝福“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在参与寄送贺卡前,她同2024年访华的学生们聚在一起,听孩子们回忆在中国的见闻,聊起同中国朋友一直保持着联系。“中国之行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美中学生之间建立起持久的友谊。”她期待着2025年能组织更多学生亲身感知中国。 林肯中学、体育场中学过去一年间组织多批学生访华交流。孩子们登上古老的长城、也走进现代的“鸟巢”,用毛笔写汉字,也一起演奏摇滚乐,真切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也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 参与寄送贺卡的林肯中学学生布赖恩·苏伊说,收到习近平主席夫妇回赠贺卡让他十分激动,令他重温起在中国访问时感受到的热情和友好。如果有机会重访中国,他想再次见到中国朋友。“我愿意成为美中友谊的传承者,我相信美中年轻一代加强联系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体育场中学学生露西·阿塞诺说,很荣幸能参与寄送贺卡。“我想通过贺卡表达的是,和平与友谊可以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实现”,这正是她中国之行的所思所感。“我在中国遇到的每个人都很友善、可爱,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一位中国朋友告诉我,‘我们在相处中逐渐意识到彼此并无不同’。我想这是对友谊最好的诠释。
2024年3月21日,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上与冰墩墩、雪容融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间的友谊添砖加瓦”“与中国青少年交心交友、互学互鉴”“培养既了解中国也熟知美国的青年使者,为促进中美友好搭建更多桥梁”……过去一年间,习近平主席多次通过书信、贺卡寄语美国青少年和各界友好人士,鼓舞了许许多多年轻的心。 如今,“5年5万”倡议的年度规划已超额完成:一年来,1.4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打开了感知和了解中国的一扇扇窗户,搭建起两国年轻人相知相亲的一个个平台。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告诉记者,与美国人民的会见交流、书信往来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人民友好往来的一贯重视。“在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民与人民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文章转载自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