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教科院来校考察交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日期:2019-09-25] | 作者:教科室 1422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9月19日下午,武侯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冯化友带领武侯区棕北实验学校、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川大附中西区学校部分行政和学科教师来我校考察交流综合实验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交流会上我校罗晓章校长助理作了题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开发与常态实施》的学术报告。首先,罗校助从为了解决学科课程在教学中的局限性作为引入,提出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在经过16年的持续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在2016年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其次重点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一、认识性成果;二、操作性成果,主要包括:1、形成了一个顶层设计:目标+结构;2、构建一个内容体系:主题+序列;3、构建了一个实施框架:三段六环;4、建立一套评价机制: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平台展示;5、两类物化成果:从资源建设到课程建设;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最后,罗校助展示了我校通过系统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培养了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扩大了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名师工作室导师李春燕为考察团做了《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发与实施》专题讲座。李老师首先从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背景出发介绍课题开展的意义。现在我们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是去情景化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结果与过程豪不想干;传授与体验各行其道;生活问题的复杂性与学科学习的单一性完全不匹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如何能强迫学生理解、应用、创新?我们怎么能强迫鱼领悟到青蛙口中的奶牛形象了?怎么破解这个问题?方向是:教育需要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或创设问题情景;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践联系起来;结果要与过程联系起来;教师的传承要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联系起来;多学科要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接着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介绍从研究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蜕变。最后从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活动形式、申报标准、实施框架等角度出发给大家介绍了小组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二级课题组实施的样板。
生物组张淼玲老师以自己正在带领学生开展的《空中生态园——羊肚菌种植实践研究》给考察团做了专题讲座。张老师首先从新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引入,并且结合我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阶段、六环节”框架,详尽的介绍了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分别从三个阶段中选取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准备阶段介绍了课题生成环节:从关注社会热点的角度提出“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微生物”的课题,组织学生研讨课题方案后,最终确定了食用菌的种植这个子课题,挑战近几年才开始人工种植的羊肚菌。接下来,查找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课题名称、确定研究方法等,最终形成了完善的教师方案和学生方案。实施阶段介绍了中期诊断环节,本环节简单的说就是发现并解决生成性的问题。张老师介绍随着本课题的深入开展,学生逐渐发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并选择介绍了其中四个问题,阐述了学生如何发现问题,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师如何进行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等,仿佛将在场的听课老师们真实带入到课题研究过程中。最后简介了总结阶段的汇报交流环节,为课题研究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张老师从参与者的角度,谈了谈参与课题的感受及收获,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勇敢迈出第一步。
交流会上武侯区教科院冯化友老师高度评价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的课程目标定位准确、研究过程扎实有效、创造性的三段六环总课程实施框架为我们提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操作层面上的样板,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课程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素质教育难以落地的实际问题。基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推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何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