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选修课”设置计划及实施方案
[日期:2025-02-21] |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立格实验学校非学科类课程
“信息技术选修课”设置计划及实施方案
项 目 | 要 求 | 备注 |
课程名称 | 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程序设计 | |
课程负责人 | 付秀军 | |
课程实施团队 | 旷勇 | |
实施地点 | 4楼微机教室 | |
课程实施条件及学生要求 | 1、学生准备: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2、微机室软件环境:VB系统平台。 3、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热爱程序设计、能持之以恒的参与训练学习。 | |
课程目标 | 以VB程序设计语言为载体,探究性学习VB语言的编程算法规则,了解VB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用VB语言设计一些短小应用程序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算法和VB语言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一些简单问题。随着学习深入,能够设计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让计算“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意图运行。 通过VB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良好品格。让学生发现计算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进一步继续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丰富学校选修课程。 | |
课程内容
| 1. 程序基本知识及Visual Basic语言设计简介。 2.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3. 了解Visual Basic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 4. 学习Visual Basic语言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 5. 学习Visual Basic的窗体的设计。 6. 学习Visual Basic简单的控件及属性。 7.能够编写和调试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 8.创新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短小程序。 | |
课时安排 | 七八年级:每周四第6、7节。 预计课时任务:本学期从13-18周开始,约12课时。 | |
课程管理 | 纪律与出勤要求: 1、 参与学习的学生需热爱计算机,向往通程序来解决问题、能持之以恒的参与训练学习;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2、 制作课程学习的考勤表,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 3、 建立课程小组班委,加强自我管理;探索和建立学校、教师、学生的三级管理制度。 | |
课程评价 | 1、每节课采用任务探究性教学策略,布置小的程序设计实例任务,学生合作完成,并把完成的程序任务统一保存为电子作业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2、学完每一阶段的Visual Basic知识完成后,布置一个本阶段知识的对应的综合性程序设计实例 在评价环节中,我们要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次、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在评价主体方面,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功能上,要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不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1、 鼓励学生自评 2、 给学生创设互评程序作品的环境 3、 以鼓励为主来评价学生的程序作品 4、 围绕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来进行评价 5、 家长评价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1、建立每一位学生的过程学习档案,以学习档案为评价的主要形式和依据。 2、程序展览、展示评价。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选修课程是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新课程建设中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目前,我们还没有了解到有学校在初中阶段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未曾预计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我们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尝试中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因此,课程方案中的计划与目标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随着课程的开展与深入,我们将会根据课程实施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
信息中心
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