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选修课程方案
[日期:2025-02-20] | 作者:信息技术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立格实验学校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选修课程方案
一、课程名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
课程类型:学生兴趣选修课程
二、课程背景:
程序设计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已经高度渗透与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数理思维,挖掘潜力。优质生和特长生通过程序设计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程序设计竞赛。程序设计也是计算机科学核心,现有信息技术课程,以多媒体应用、图形化为主,不能体现计算机科学核心。
信息技术拥有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课程不能以“工具”为中心,要回归其本质“计算科学”,程序设计直接体现“计算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程序是重要的一环。现代学生的信息接触面已经越来越广阔,适当的了解程序设计,学习基本的程序开发,不仅有助于学生帮助了解社会的发展,提升对人类文明的认识。更是培养其对高新科技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运而生。
Visual Basi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面向对象编程工具,它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视化编程环境。Visual Basic是极具特色和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软件。主要表现在:所见所得的界面设计,基于对象的设计方法,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是可视的,同时,具有较易维护的代码。是程序设计教学的良好载体。
三、课程目标:
以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程序设计语言为载体,探究性学习VB语言的编程算法规则,了解VB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用VB语言设计一些短小应用程序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算法和VB语言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一些简单问题。随着学习深入,能够设计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让计算“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意图运行。
让学生发现计算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进一步继续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丰富学校选修课程。
四、课程研究开设内容:
1. 程序基本知识及Visual Basic语言设计简介。
2.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
3. 了解Visual Basic中对象的概念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特性。
4. 学习Visual Basic语言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
5. 学习Visual Basic的窗体的设计。
6. 学习Visual Basic简单的控件及属性。
7.能够编写和调试简单的Visual Basic程序。
8.创新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短小程序。
五、负责人:旷勇
六、指导教师(上课教师):旷勇
七、参与班级与人数:八年级学生 约20人左右。
八、课程时间及场地:2周开始,每周四下午第三、四节;微机室
九、课程评价
1、每节课采用任务探究性教学策略,布置小的程序设计实例任务,学生合作完成,并把完成的程序任务统一保存为电子作业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2、学完每一阶段的Visual Basic知识完成后,布置一个本阶段知识的对应的综合性程序设计实例。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选修课程是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新课程建设中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目前,我们还没有了解到有学校在初中阶段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未曾预计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我们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尝试中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因此,课程方案中的计划与目标难免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随着课程的开展与深入,我们将会根据课程实施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作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
信息中心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