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6] | 作者:信息技术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当编程代码碰撞手工创作,会擦出怎样的创意火花?立格附小信息技术学科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制作创意制造项目,将编程、3D打印、传感器应用与手工制作深度融合,设计出具有创意智能的作品,让每个同学争当小创客。
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师指导下,分组完成“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数字建模—动手制作”全流程。学生杨成凯小组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成为焦点:通过编程控制超声波传感器,当垃圾靠近时,桶盖自动开启并语音提示分类。“我们用3D打印制作外壳,用激光切割设计装饰图案,虽然调试了十几次,但听到‘叮咚!请投递可回收物’的声音时,感觉特别自豪!”杨成凯兴奋地介绍道。
除了上面的辅导作品,孩子们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堂的辅导制作中,还做了太阳能自动浇花器、语音控制文具收纳盒、盲文触感绘本等作品,体现了孩子们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孩子们用科技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远超想象。
立格附属小学将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和跨学科项目,本学期将规划AI校园安全卫士、非遗文化数字传承等主题,通过常态化社团活动与大课间集训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技术温度,培养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正如信息技术微机室中活动标语所言:“每个孩子都是改变世界的种子”,当教育为创意松土,稚嫩的想法终将长成参天大树。